一、门禁系统原理的分类
1、控制器自带读卡器(识别仪)
这种设计的缺陷是控制器须安装在门外,因此部分控制线必须露在门外,内行人无须卡片或密码可以轻松开门。
2、控制器与读卡器(识别仪)分体
这类系统控制器安装在室内,只有读卡器输入线露在室外,其它所有控制线均在室内,而读卡器传递的是数字信号,因此,若无有效卡片或密码任何人都无法进门。
这类系统应是用户的首选。 1.单机控制型:
这类产品是最常见的,适用与小系统或安装位置集中的单位。通常采用RS485通讯方式。它的优点是投资小,通讯线路专用。缺点是一旦安装好就不能方便地更换管理中心的位置,不易实现网络控制和异地控制。
2.网络型:
这类产品的技术含量高,还不多见,只有少数几个公司的产品成型。它的通讯方式采用的是网络常用的TCP/IP协议。这类系统的优点是控制器与管理中心是通过局域网传递数据的,管理中心位置可以随时变更,不需重新布线,很容易实现网络控制或异地控制。
适用于大系统或安装位置分散的单位使用。这类系统的缺点是系统的通讯部分的稳定需要依赖于局域网的稳定。 1、密码识别
密码识别:通过检验输入密码是否正确来识别进出权限。
密码键盘
这类产品又分两类:一类是普通型,一类是乱序键盘型(键盘上的数字不固定,不定期自动变化)。
普通型:
优点:操作方便,无须携带卡片;成本低。
缺点:同时只能容纳三组密码,容易泄露,安全性很差;无进出记录;只能单向控制。
乱序键盘型(键盘上的数字不固定,不定期自动变化):
优点:操作方便,无须携带卡片,安全系数稍高
缺点:密码容易泄露,安全性还是不高;无进出记录;只能单向控制。成本高。
2、卡片识别
卡片识别:通过读卡或读卡加密码方式来识别进出权限,按卡片种类又分为
普通读卡器:
磁卡
优点:成本较低;一人一卡(+密码),安全一般,可联微机,有开门记录
缺点:卡片,设备有磨损,寿命较短;卡片容易复制;不易双向控制。卡片信息容易因外界磁场丢失,使卡片无效。
射频卡
优点:卡片,设备无接触,开门方便安全;寿命长,理论数据至少十年;安全性高,可联微机,有开门记录;可以实现双向控制。卡片很难被复制。
缺点:成本较高
3、生物识别
生物识别:通过检验人员生物特征等方式来识别进出。有指纹型,掌形型,虹膜型,面部识别型,还有手指静脉识别型等。
优点:从识别角度来说安全性极好;无须携带卡片
缺点:成本很高。识别率不高,对环境要求高,对使用者要求高(比如指纹不能划伤,眼不能红肿出血,脸上不能有伤,或胡子的多少),使用不方便(比如虹膜型的和面部识别型的,安装高度位置一定了,但使用者的身高却各不相同)
二、门禁控制系统根据其出入凭证的不同有哪几种识别方式
目前比较多的是智能卡,指纹,人脸识别这几种。另外一些措施要求高的地方会用到掌纹识别,静脉识别等。
蓝筹智能一卡通为你解答门禁知识
三、门禁读卡器、写卡器、发卡器有什么区别呀?
我是这样理解的:
如果使用的是射频卡门禁系统,那么刷卡是肯定少不了的,而且要是有效的刷卡才行。
有效刷卡就要求:门禁控制器要认识这张卡,也就是有效卡。
怎么样才是有效卡?这就要求:发卡,读卡。我认为你说的写卡,就是发卡。
发卡器就是 给你的ID/IC卡写上编号或个人信息(这些主要是在软件上实现的,发卡器只是简单的把电脑软件里的数据信息发送到你的卡上,也就是写入卡里(IC卡)ID卡的话 就是读个卡号),读卡器就是识别这些卡的机器。
但是现在一般来说,一套门禁系统是包括:门禁控制器。电源,开门按钮和门锁;其他的都是可以选配的,并没有你上面所说的门禁读卡器、发卡器。原因就是,门禁读卡器、发卡器都在门禁控制器里。
当然如果你觉得每次发卡都要跑到门禁机那去操作,不方便的话就可以买个专门的发卡器了!
说的乱,因为我是一知半解,希望有所帮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