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安防资讯 > 家庭防火自救知识

家庭防火自救知识

一、家庭防火自救知识

一、最好在家里配备干粉灭火器。

二、平时注意用电安全,在用完后除了冰箱、冰柜外其它电器全部拔掉电源线;以防电失火的发生。

三、在使用燃气灶具、热水器时要保持室内通风良好。便于燃气燃烧充分,防止发生煤气中毒事故。

四、在用完燃气灶具、热水器后,一定要关闭阀门。防止燃气发生泄漏。

五、在使用电加热热水器时,最好将加热装置断电。以防发生触电事故。

六、在已经发生火灾时就,应首先判断失火原因:

1、如是电失火则应先断开家庭的电源总开关或空气开关,然后再进行灭火处理。

2、如是燃气失火,要是使用的燃气罐可用水将毛巾或织物淋湿将燃气罐阀门关闭。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。

3、如是管道煤气泄漏引起的不必惊慌,直接向火警电话求助。

4、不论是什么情况下发生的火灾一般都不主张用水来灭火。

要是楼道或大面积起火则用湿毛巾或衣物捂隹口鼻。向室外逃离

二、家用电器安全常识有哪些

1.禁止用手去移动运转的家用电器,如台扇、洗衣机、电视机等等。

2.禁止赤手赤脚去修理家中带电的线路或设备。

3.禁止用湿手摸、湿布擦灯具、开关等电器用具。

4.禁止随意将三眼插头改成两眼插头。

5.禁止乱拉、乱接电线。

6.禁止私自在原有的线路上增加用电器具。

7.禁止使用不合格的用电设备。

8.禁止无人看管的情况下使用电熨斗、电吹风、电炉等电器。

9.禁止私设电网捕鱼、防盗、狩猎等。

10.禁止用铅线、铜线等替代熔线用作保险丝。等等。

三、家庭安全手抄报内容。

在家庭生活中,最常见的是被热水、热油等烫伤。如何防止烫伤呢?    1.从炉火上移动开水壶、热油锅时,应该戴上手套用布衬垫,防止直接烫伤;端下的开水壶、热油锅要放在人不易碰到的地方。    2.家长在炒菜、煎炸食品时,不要在周围玩耍、打扰,以防被溅出的热油烫伤;年龄较大的同学在学习做菜时,注意力要集中,不要把水滴到热油中,否则热油遇水会飞溅起来,把人烫伤。    3.油是易燃的,在高温下会燃烧,做菜时要防止油温过高而起火。万一锅中的油起火,千万不要惊慌失措,应该尽快用锅盖盖在锅上,并且将油锅迅速从炉火上移开或者熄灭炉火。    4.家里的电熨斗、电暖器等发热的器具会使人烫伤,在使用中应当特别小心,尤其不要随便去触摸。    如何安全用电?    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。因此,我们有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:    l.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,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。    2.不用手或导电物(如铁丝、钉子、别针等金属制品)去接触、探试电源插座内部。    3.不用湿手触摸电器,不用湿布擦拭电器。    4.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;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,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;电线的绝缘皮剥落,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。    5.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;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,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;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,应呼喊成年人相助,不要自己处理,以防触电。    6.不随意拆卸、安装电源线路、插座、插头等。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,也要先关断电源,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。

四、家庭有什么好办法防盗吗

1、家中不要存放大量现金,一时用不着的钱款应存入银行,存折、信用卡不要与身份证、工作证、户口簿放在一起。

2、股票、债券、金银手饰切忌在抽屉、柜橱等引人注意的地方存放。

3、电视机、录像机、照像机等高档商品应将明显标志及出厂号码等详细登记备查。

4、钥匙要随身携带,不要乱扔乱放,丢失钥匙要及时更换门锁。

5、学龄前儿童不能带钥匙,更不能将钥匙挂在脖子上。

6、离家前要将门窗关好,上好保险锁。

7、交朋友要慎重,家庭成员特别是青少年不可随便将生人带到家中。

8、雇佣保姆要找较可靠的人,要查验其身份证,并到派出所审报暂住户口。

9、对保姆要进行安全教育,主人不在家时不要让陌生人入室。

10、保姆离开工资交结清,门锁钥匙要收回,最好换新门锁。

11、对有条件的家庭加装智能电子警报系统,有警情时及时报警,通知相关人员或公安机关。

家庭防盗可采取哪些技术防范手段:

1、 安装自动报警门锁,一旦被坏人非法开启可通过电话线向用户的呼机、手机、邻居、居委会、公安机关监控平台自动报警;

2、 窗户可安装磁控开关,一旦开窗可发出报警信号;

3、 阳台或门厅过道可安装被动红外线入侵探测器;

4、 单元住宅楼可安装楼宇对讲或可视对讲防盗系统;

5、 如社区有自动接警中心应尽快入网,在突发情况下社区保安和公安民警可及时赶到处理。花钱不多,安全到位,值得。

家庭安全防范哪些问题不可忽视:

1、 有天井的楼房,卫生间和厨房窗户往往成为犯罪分子登堂入室的通道,应安装内置式防护栏,加以防范;

2、 钥匙不应摆在明显处,防止外人乘机印模仿制;

3、 存折应设密码,不可与户口簿、身份证放在一起;

4、 较长时间外出时应与邻居打好招呼,请求关照;

5、 举家旅行应安装本地报警的自动报警装置;

有接警中心联网的,应在接警中心备案,请求24小时全天候设防

热门文章